为深入贯彻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夯实护理课堂教学质量根基,推动教学规范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2025年11月25日,护理系组织教师在学校报告厅以腾讯会议形式开展专题培训,特别邀请同济大学王建初教授解读《新时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护理职教课堂提质增效注入专业动能。
培训伊始,护理系副主任徐晶心就本次培训的核心意义进行阐述:“护理教育直接关联生命健康,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专业性是培育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前提。《指南》为职业教育课堂立标定向,本次培训正是要帮助老师们精准把握规范要义,将其转化为护理教学的实践效能。”
长期深耕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王建初教授,从“为何立规范”“规范是什么”“如何践规范”三个维度对《指南》展开系统讲解与深度剖析。他结合职业教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核心特质,指出课堂教学规范并非“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保障质量的基石”。针对护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王教授重点聚焦《指南》中“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课堂评价实施”等14个核心专题,提出“以临床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协作解决-反思迁移’的四环节教学模式”,让抽象的规范条款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实践。
在本次培训前,护理系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已开展了针对《指南》的学习与研讨,老师们带着问题参加培训,王建初教授对护理系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护理课堂要始终坚守‘规范为基、人文为魂’的理念,既要通过标准化教学夯实学生技能基础,更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培育。希望老师们将《指南》要求与护理专业特色结合,形成‘规范+特色’的教学范式,让每一堂课都兼具专业性与温度。”
此次采用“集中研学-专家解读-深度探讨”的创新形式,以前期的自主学、团队学为基础,经过专家的领航与精准解读后,再次开展深入研讨,使全体护理教师系统把握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与实践路径。后续护理系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开展“规范践行示范课”“教案优化工作坊”等系列活动,推动《指南》要求落地生根,持续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同时,老师们也对本次线上培训的高效便捷给予肯定,认为打破了空间限制,为后续开展跨校教学交流积累了经验。(护理系)


(护理系)


